发布时间:2025-11-10 11:00:07 人气: 作者:admin 人已围观本文有578个文字,大小约为2KB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
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,教育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。从顶尖名校重塑课程体系,到传统学科被迫转型,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“学习”与“人才”的定义。在这个背景下,上海阿德科特学校校长与DFRot创始人和AGP项目负责人共同探讨了AI时代下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。
十年前,AI还只是科技实验室里的概念;如今,它开始出现在每个孩子的课堂上。AI不再只是科技公司的话题。当它走进课堂,进入校园管理系统,甚至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,教育正在悄然经历一场结构性的重塑。

哈佛、斯坦福、MIT相继推出融合人文与科技的跨学科新学位;剑桥大学打破800年传统,鼓励学生跨Tripos选课;新加坡国立大学要求学生必修哲学与批判性思维课程。
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(NCES)数据,过去十年全球高等教育机构中,跨学科学位授予量增长了33%。教育的核心竞争力,正在从单一的知识型人才,转向具备知识广度、专业深度与思维温度的“π型人才”。
与此同时,AI带来的冲击也在不断提醒教育界:连顶尖学府都无法置身事外。
不久前,“翻译界的哈佛”——世界三大顶级高级翻译学院之一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(MIIS)宣布将于2027年停招研究生项目。 这座曾被誉为“翻译界的哈佛”的学校,如今也因AI技术的迅速发展宣布停办,其学生无奈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关门弟子”,曾经的校友们如今也成了“绝版毕业生”。
这一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:AI时代的到来,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,教育也不例外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上海阿德科特学校校长张朝霞于10月23日通过300校长会客厅直播,为家长和教育同行分享了AI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。张朝霞校长与两位重量级嘉宾——叶琛博士(DFRot 创始人)和Aaron Zhang(AGP项目负责人),共同探讨了如何在AI的浪潮中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未来领袖。
01.校长直播:AI时代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?
张朝霞校长表示:“AI的到来,给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。对于学校来说,如何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,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路径和培养方案,成为了我们的核心任务。”
在直播中,校长和嘉宾们讨论了AI对教育体系的深远影响。随着技术的发展,传统的学习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像蒙特雷明德国际研究学院这样的高端学府,因技术的革新而无法维系原有的价值体系,也说明了我们在教育领域需要快速适应变化。
校长指出,AI不仅会替代一些传统的工作方式,在翻译、写作等领域,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。因此,在这个时代,教育的重点不再只是传授知识,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、批判性思维以及跨学科的融合能力,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,脱颖而出。
叶琛博士也进一步分享道,AI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找到突破口,无论是语言翻译、数据分析,还是创作与设计。随着AI工具不断优化,学生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创新思维和跨学科问题,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未来。
02.AI与教育:从AI工具到创新思维的培养
“AI正在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:培养孩子的思维模式,而不仅是传授知识。” 在直播中,三位嘉宾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这句话。而早在今年6月,上海阿德科特就用实际行动,给出了属于自己的回答。
在上海阿德科特,AI早已不仅是一个流行概念,而是渗透进教学管理、学习分析和升学规划的系统性工具。学校正在全面使用的「校校系统」,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样本。
这个系统整合了学生的学术成绩、课堂表现、阅读数据、作业反馈等信息,通过AI算法为每位学生生成个性化学习画像,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节奏与薄弱环节,精准制定教学计划;学导与升学导师也能依据数据趋势,为学生提供更科学的背景提升建议与专业方向匹配。
在英语课程中,AI写作与口语批改系统帮助学生逐句优化表达;在科学与计算机课程中,AI被用于数据建模与逻辑推理训练;在创客空间,AI被引入到机器人路径识别与算法优化中,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理解“让机器学会思考”的过程。
AI在此不只是“高效”,更让教育者得以更及时、更深度地看见每一个学生。这种“效率之外的温度”,也正是上海阿德科特在教育科技探索中始终坚守的底色。
2025年6月,上海阿德科特携手「校校」举办AI教学管理示范校实践分享会,正式成为全国首批“AI教学管理标杆校”。
03.AI赋能的项目式教育正在上海阿德科特萌芽生长
张校长与两位嘉宾就AI如何影响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叶琛博士指出:“AI是教育的助推器。它不仅能改变教学效率,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。”
Aaron老师也强调,AI素养的培养是未来教育的关键。他表示:“未来的创新人才不仅要会使用AI工具,更要理解AI背后的算法,能够利用AI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。”
如果说AI赋能了课堂的精准化与个性化,那么在上海阿德科特的PBL课堂里,AI则真正让学习成果真正“落地”,成为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工具,被广泛用于问题研究、数据分析、成果表达等多个环节。
2025年7月,在上海阿德科特的首届STEM PBL项目路演大赛里,AI成了学生团队里不可或缺的“编外成员”。
学生在项目初期利用AI进行信息筛选与结构化思考,在中期利用AI完成建模、预测或视觉生成,最后用AI工具辅助他们展示成果、优化表达。
例如在“智能视障辅助手杖”的团队,这个项目初衷是“让科技重新看见人”。团队成员结合AI视觉识别技术,研发出用于视障人群出行辅助的智能设备;另一组学生用AI算法进行城市交通路径优化,提出绿色出行解决方案。这种“AI介入”的学习过程,既提升了研究效率,也让学生体会到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真正价值。
从模型训练到功能验证,学生们亲身经历了完整的AI应用周期。他们在反复试错与讨论中学会的不只是代码逻辑,更是跨学科协作、系统思考与社会责任感。
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,需要具备的不仅是AI工具的操作能力,更是能够在跨学科和全球化视野中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。张校长特别提到:“AI技术的发展,要求我们不仅注重学生的学科深度,还要鼓励他们跨越学科的边界,去思考、去解决更复杂的全球性问题。”
04.AGP项目,AI驱动的系统性创新人才培养
“AI带来的变革,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技工具,还需要在学术上深入,拥有多元化的思维方式。”
张校长指出,上海阿德科特正是通过AGP(Adcote Genius Program)等项目,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。
张老师详细介绍了上海阿德科特的AGP(Adcote Genius Program)项目。在 AGP 体系中,AI 被系统性地融入学生的学术研究、专业探索与背景建设。
AGP的培养体系包括:
•学术深耕:为学生量身定制学术路径,从A Level课程到大学级别的学术阅读和项目。
•实践驱动:通过参与学术竞赛、实践项目,学生能够在真实世界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。
•全球视野:为学生提供与全球顶级学府和产业导师合作的机会,让学生能够拓展视野,提升跨文化的沟通与协作能力。
学生不仅在课上接触 AI 工具,更通过 AGP 项目的学术延伸模块,学习如何运用 AI 进行数据建模、研究分析和创新表达。无论是人文方向的文本分析、经济方向的市场预测,还是理工方向的实验仿真,AI 都在帮助学生把想法落到可验证的结果上。
正如直播中张老师提到的:“AI 素养将成为未来学生的‘第二语言’。懂AI、会AI、用AI,不是技术的附加项,而是思维方式的升级。”
05.当教育遇见AI,上海阿德的答案是“以人为本”
AI已经不仅仅是科技的产物,它正在深刻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和内涵。
在上海阿德科特,AI的运用不仅是技术工具的使用,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、跨学科思维以及全球视野的培养。我们不仅教会学生如何使用AI,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中心,不断创新、不断探索,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更加智能、个性化和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。
未来,AI将不仅仅是辅佐工具,而是成为教育与学习的“共生体”。在上海阿德科特,我们相信,未来属于那些具备跨学科、创新思维与AI素养的学生,他们将带领世界走向更加智能、更加创造的未来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guoji.xhd.cn/hwsh/10849.html
本文标题:AI时代需要怎样的教育?上海阿德科特校长直播解读
版权信息:本文由上海新航道小编撰写,编辑,发布,禁止抄袭转载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站长及时删除!
推荐度:




免费领取:部分上海A类国际学校入学测试模拟题,AMC8/10/12真题测试卷;等国际学校备考资料。
留下表单信息,老师会及时与您联系





